河北大学生态环境系 - 学院新闻
2025-06-17 13:03:23 来源:本站原创

探秘“华北之肾”!科研基地里读懂中国生态文明

2025年6月13日,河北大学白洋淀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迎来一批充充满探索精神的访客——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50余名留学生深入这片华北生态明珠,开启了一场生动的中国生态保护实践课。

活动伊始,留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基地建设的芦笙广场、生态栈道。生态环境系池海远老师以白洋淀的标志性植物——芦苇为“活教材”,向留学生们进行了生动讲解。“芦苇虽看似普通,实则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物种,”池老师强调,“它们不仅是高效的‘天然净水器’,持续净化淀区水质,更是众多珍稀鸟类赖以生存的关键栖息地。”

随后,留学生们深入基地小院。在实验室,他们初步了解了水质分析、生物监测等基础科研设备和工作流程;在学习室,感受到了科研人员专注研讨的氛围;步入生活区和休闲区,留学生们更直观地体验到了基地师生如何在风景如画的白洋淀畔,将严谨的科研工作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融为一体。这种集科研、学习、生活于一体的独特环境,让留学生们对长期扎根于此的科研工作者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也对中国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此次活动是河北大学发挥学科优势,为国际学生精心设计的一堂生动实践课。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白洋淀科研基地之行既领略了湿地的自然之美,也深刻理解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力量,更感受到中国科研人员守护绿水青山的执着与情怀。河北大学白洋淀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连接学术研究与公众教育的桥梁,正持续向世界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

006.png

0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