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生态环境系 - 教学教育 - 研究生教育
2023-09-02 14:18:07 来源:本站原创

硕士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二十年来,学位点立足学科前沿与国家及区域重大环境需求,充分借鉴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浅水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三个研究方向。

1.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研究水、气、固废等传统污染物的高效、低碳治理技术,并探索生物技术在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控中的应用。

2.浅水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聚焦华北地区典型浅水湖泊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深入研究其污染成因、迁移转化规律,并开发针对性的治理技术与生态修复策略。

3.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关注药物、内分泌干扰物、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赋存、迁移、转化过程,评估其生态风险与健康效应,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核心课程:现代环境生物技术、高等环境化学、现代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生态保护与修复、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控制、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高等固体废物管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学位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技术,通过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较强的创业创新意识、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成为具有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专门人才。

就业领域: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理论知识扎实,具有深厚的科学底蕴,可从事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治理相关领域的工作,就业面广。毕业后可在环保监察、环境治理、环境检测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研究、技术开发等相关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任职或进一步读博深造。



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河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植根于深厚的学科积累与实践平台。其前身为2014年获批的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绿色发展需求,于2019年正式调整并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学位点紧密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河北省湿地近自然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环境保护白洋淀科学研究观测站两大高水平科研与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精湛工程技术能力和突出实践创新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依托强大的平台支撑和区域环境特色,本学位点重点建设了三个特色鲜明、面向工程实践的研究方向:

1.区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聚焦区域典型环境问题(如水、气、固废等),研发高效、低碳、经济的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提供系统性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2.环境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技术与工程:开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估、生态资产核算、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技术体系,服务于生态补偿、绿色发展和环境管理决策。

3.水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重点研发针对河流、湖泊(尤其是华北平原及白洋淀等典型水域)的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集成应用近自然修复、生态工程等手段,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与生态系统健康。

核心课程:污染控制化学及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高等环境化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资源与环境前沿进展、资源与环境工程实践设计及案例分析、生态保护与修复、现代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高等固体废物管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环境反应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硕士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环境工程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可承担环境工程类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

就业领域: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学生具备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监控的先进技能,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能够在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工作。